2008年5月17日

The Time

你的、他的、我的部落格…隨時上網交換日記一般,看看有部落格的朋友們都在作些甚麼。這個時代的確與我的童年及青春時代太不相同。

小時候每天等著在特定時段看布袋戲、卡通、被媽媽逼著練鋼琴,除此之外就是看故事書打發無聊時光。初中時每天擔心大大小小考試錯幾題打幾下之餘,不服氣同學竟還有時間看課外讀物,也就跟著開始讀淺白易懂的散文小說,再勉強擠幾個字出來試圖寫文章,心裡好羨慕編校刊的同學。

高中考上第一志願,好不容易擺脫第一個聯考便不願意念教科書了。到社團拉胡琴、吹笛子、彈古箏,還可以不用參加每天的昇降旗,沒事躲在國樂社練胡琴瞎混,公假亂請一氣。爸媽看不下去,幫我請個大學生家教陪我念書,後來成了我的"筆友",書信往返,講些甚麼全不記得,不外乎抱怨聯考制度之類的,我想。一封一封信紙寫好裝進信封貼上郵票寄出,再開心的收到一封一封郵差送來的回信。魚雁往返成了生活中最大的期待與抒發,根本當作日記來寫。

上大學書寫的對象更多了,當然包括情書在內。讀的書更亂得個天南地北囫圇吞棗,就是對自己的專業科目不感興趣,成績當然也是得過且過,一點不在乎。參加社團、到處看表演、電影、參加民歌比賽、在蘭陵上卓明的戲劇課…居然畢得了業只能說是老天保佑。

在舊金山念研究所才第一次真正開始使用電腦,但也只限當作打字機用,印表機印出整齊的文字時好開心!只不過當時上網連線這件事還沒有出現,和朋友用筆寫信收信,還可以選貼漂亮的郵票,仍然是除了電話之外唯一的溝通方式。在完成學業回到台灣之前從來沒有想過電腦會完全取代紙筆成為我日常生活的一大部分!

於今,一日沒有電腦與網路便會令我抓狂。但是我卻突然想念起每一封不同的信紙信封承載的每個朋友獨特的筆跡。還留著一大落一大落的陳年舊信與往事,是電腦裡存在的虛擬真實無法比擬的。

生活隨著時代演遷,真實與虛幻的界限逐漸模糊,活著,慢慢變成以電源啟動與關上來區分。大部份時候,我們連開口講話都省了,只剩下忙動的手指。

現在陪女兒上文具店總還是有買隻筆,買本信紙的衝動,只因對紙筆的記憶與”鄉愁”。但是早已習慣用電腦打字多年的我,開始忘記很多字怎麼用筆寫,也不知道要寫信給誰。並且,email早已取代地址,說起來,如果壞了失了電腦,也就等於所有的朋友都會成為失蹤人口。


久違不見的你,現在住在哪裡呢?除了一個虛擬的email address,我只簡略的知道你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僅此而已。

1 則留言:

冠 Kuan 提到...

我住在
Hinterlauben 2,
9000 St. Gallen,
Switzerland
的一間小公寓
小小的空間是我瑞士生活的開始
公寓裡有一扇窗
看出去便是城裡最熱鬧的地方
我就像是住在紐約soho的中心